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有關要求,我委編制了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報告全文主要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因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等。
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tǒng)計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市政府網站和本單位網站政府信息公開版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常州市農業(yè)委員會辦公室(地址:常州市龍城大道1280號行政中心3-B-4樓),電話:85682220,電子郵箱:cznljxxgk@163.com。
一、概述
2018年,我委深入貫徹市政府辦公室印發(fā)的《常州市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常政辦發(fā)〔2018〕92號)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和人民群眾關注關切,大力推進決策、執(zhí)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加大政務發(fā)布、政策解讀、輿情回應力度,創(chuàng)新公開方式,擴大開放參與,增強公開實效,重點公開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信息,為推動現代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助推我市鄉(xiāng)村振興走在前列。
一是拓展公開載體。在門戶網站、微信等公開載體基礎上,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871條,其中政府網站公開信息795條、政務微博公開信息3條、微信公開信息345條,進一步依托微信公眾服務號常州農業(yè)12316,吸引關注用戶近3萬余人。
二是深化公開內容。以公開為常態(tài)、不公開為例外,及時主動公開我委機構概況、計劃總結、業(yè)務工作、部門預決算、部門文件等信息內容,及時公布我市的強農惠農政策、項目招標指南以及行政許可辦理結果、執(zhí)法人員信息、行政處罰案件信息、農業(yè)生產技術信息、農產品行情信息等內容。
三是豐富公開形式。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平臺主渠道作用,通過常州市人民政府網站、常州市農業(yè)委員會網站和常州市“三合一”網絡平臺,全面公開應公開政府信息;農委主任、農業(yè)專家走進政風熱線直播室,現場答疑,與廣大群眾交流互動;利用行政服務中心農委窗口公告辦事指南、法定依據、辦理流程;通過手機微信、微博、“農務通”手機短信平臺向農民朋友、農業(yè)企業(yè)及時發(fā)布農務信息,為農業(yè)生產保駕護航。
二、主動公開情況
堅持全面、及時、準確地公開各類信息,同時進行梳理和編目。截止2018年12月31日,門戶網站主動公開政府信息871條,其中全文電子化達100%、應公開已公開率100%、文本及時送交率100%。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在線調查類6篇,調查報告5篇,農業(yè)服務類60篇,政策法規(guī)解讀7篇,政策法規(guī)圖解6篇,專題專欄1期,主要領導在線訪談4期,舉辦新聞發(fā)布會1場。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2018年度,累計受理依申請公開信息共計4件,均在規(guī)定時限內進行答復,獲得申請人的滿意評價。
四、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2018年度未接到針對本部門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行政訴訟案和有關的申訴案。
五、政府信息公開支出與收費情況
本年度無向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人進行收費的情況。
六、部門預算與決算公開情況
按要求在市政府網站上發(fā)布《常州市農業(yè)委員會2018年度市級預算績效管理項目績效目標表》、《常州市農業(yè)委員會2018年部門預算公開》、《常州市農業(yè)委員會2017年度部門決算公開基本情況》,公開了我委的部門預、決算情況及“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七、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我委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總體進展順利,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公開方式、渠道還需進一步完善拓展,主動公開的內容還需進一步完善精準。下一步,我委將進一步明確相關職能處室工作職責,增強公開意識,確保各項信息及時公開,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農業(yè)信息的需求。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