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回報10%-30%、保本保息、穩(wěn)賺不賠……”這些以高收益為吸引的理財產品宣傳廣告充斥大街小巷,有的人經不起誘惑,不惜終止原本在銀行的定期存款,有的人甚至不顧家人朋友的苦勸而投入畢生的積蓄。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們往往盼來的不是餡餅而是陷阱。
請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一個真實案例
案例回顧
2019年3月,某市某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被告人顧某某涉嫌集資詐騙一案。經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間,顧某某隱瞞了期貨投資大量虧損,資金鏈斷裂,結欠投資人近2億元本金,無力還本付息的真實情況,伙同他人持續(xù)對外以高利為誘餌,承諾保本付息,以借款或投資的名義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未經投資人同意擅自將吸收的資金投資到期貨上。為了獲得投資人信任,顧某某謊稱資金被捆綁在股票市場,用東海證券操作軟件的虛擬賬戶制作虛假的賬戶信息欺騙投資人,實際上股票賬戶是虛擬的。顧某某還盡力維護自己的聲譽,通過向投資人支付高利息、家庭高消費給投資人造成虛假印象,以此吸引很多人主動找他投資,對于社會上吸收的任何投資者資金都來者不拒。因為期貨風險高,顧某某一直沒有告訴投資者投資款的流向。至案發(fā),導致12名投資人投資款3076.5萬元無法歸還。
被告人顧某某被某區(qū)人民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
請投資者再細聽被告人顧某某的供述:“我知道期貨有高風險,但考慮到高收益我就不管不顧了,我懷著破釜沉舟的想法,我告訴自己只有期貨投資一條路。對于投資者的風險,我也知道,但沒有停止。我想用這些投資款換時間,幻想哪一天能在期貨上賺一大筆錢,將整個事情圓滿解決。后來,期貨市場交易量萎縮,收益機會變小,同時又有幾個投資者要求退出本息,投資人大幅度減少,后期的投資款被我用于償還部分投資者的本息以及期貨投資,我的資金鏈斷了?!?
該非法集資案例風險提示如下:首先,不要貪圖過高收益。如承諾的收益高于10%,就應冷靜分析、謹慎對待。其次,要合理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合理選擇理財產品。再次,要了解投資的資金用途,避免資金流入被夸大或虛構的投資項目,導致血本無歸。
市處非辦(市地方金融監(jiān)管局)提示您:我們提醒廣大投資者:風險和收益一直是一對孿生兄弟,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千萬不要再相信“高收益”“穩(wěn)賺不賠”“保本付息”等反投資規(guī)律噱頭進行宣傳許諾。集資初期取回的利息都是“以新償舊”方式兌現的,用以吸引更多的集資參與人。希望投資者樹立科學理性投資消費觀念,客觀評價自身風險認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金融產品,注重風險辨別,切勿只顧追求高收益投資了風險不明的項目,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保本不可能高收益??傊挥欣硇酝顿Y、冷靜分析才能有效防范非法集資,避免落入陷阱,造成慘重損失。
如您發(fā)現身邊有涉嫌非法集資線索,可向市處非辦(市地方金融監(jiān)管局)舉報,工作時間舉報受理電話:0519-85686657。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