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江蘇省、常州市有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求編制,全文包括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以及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本年報中所列數據的統(tǒng)計期限自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
一、總體情況
2024年市政府辦公室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扣新時代政務公開工作要求,健全政務公開制度,提升公開內容質量,規(guī)范信息平臺建設,努力以高質量公開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
(一)主動公開方面
抓好重要政策發(fā)布。聚焦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新質生產力發(fā)展、城市空間優(yōu)化和促進消費等重點領域,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政務服務平臺等渠道及時公開以市政府和市政府辦公室名義發(fā)布的政策信息118條,有效引導發(fā)展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持續(xù)加強政策解讀。圍繞公眾關注度高、期盼度高、涉及度高的政策性文件開展通俗化、形象化、多元化解讀,提升政策性文件的解讀質效。在去年市政府門戶網站政策問答庫建設基礎上,新設AI智能問答功能,為企業(yè)和市民提供更方便更智能咨詢服務。2024年共舉辦新聞發(fā)布會42場,在線訪談63次,網上直播86次,制作政策簡明問答37期,文字、圖片、視頻等各類解讀102期。
豐富政民互動形式。堅持舉辦政府開放日活動,常態(tài)化邀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列席市政府常務會議,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結合建議提案辦理與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市民代表面對面溝通,進一步彰顯尊重民意、汲取民智、體恤民情的決策理念。積極探索特色鮮明、群眾關注、反響熱烈的互動模式,指導部門開展市區(qū)城鎮(zhèn)生活垃圾處理費調整聽證會、“眼見為食”現場抽檢等活動,搭建好政府與群眾溝通的連心橋,切實推進陽光、透明、開放、服務型政府建設。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
堅持把依申請公開工作作為服務公眾生產生活、支持經營主體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最大限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便捷獲取政府信息。落實依申請公開制度,暢通依申請公開受理渠道,細化依申請公開流程,強化與申請人的溝通聯系,更好滿足申請人對政府信息的個性化合理需求。依法依規(guī)辦理各類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024年共收到各類政府信息公開申請98件,已依法依規(guī)答復108件(含2023年轉至今年辦理的11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
做好規(guī)章、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的日常更新工作,全年制定發(fā)布市政府規(guī)章3件,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3件。督促各地各部門嚴格按照統(tǒng)一格式公開各類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持續(xù)發(fā)揮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集中公開工作成效。開展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的清理工作,及時向社會公眾公開清理結果并對失效文件進行明確標注,維護法制統(tǒng)一,助力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更新完善依申請公開答復書模板,依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優(yōu)化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利救濟渠道的表述,確保答復的合法性。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方面
提升政務公開專欄質量。優(yōu)化市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公開專欄布局,統(tǒng)一調整政策文件庫,按照文件主題、文件種類、發(fā)布機構等維度進行分類展示,實現政策更易查詢。堅持開展常態(tài)化專欄“周巡檢”,重點察看目錄設置、發(fā)布范圍、更新頻率等情況,形成工作臺賬,發(fā)現問題及時整改,有針對性地引導督促各部門做好專欄建設,實現重點欄目保障及時有序,內容不斷充實。
強化政務新媒體日常監(jiān)管。加強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和政務公開專區(qū),集中展示、統(tǒng)一推廣政務新媒體精品賬號。堅持對全市政務新媒體開展24小時不間斷監(jiān)測,及時更新短信提醒名單,月底針對當月監(jiān)測發(fā)現的問題集中進行“回頭看”,確保整改到位,形成工作閉環(huán)。
高效推進政務公開專區(qū)建設。在新北區(qū)、天寧區(qū)和鐘樓區(qū)依托政務服務大廳高效完成政務公開專區(qū)建設的基礎上,借助常州市檔案館升級改造的契機,在其服務大廳建設市級層面的政務公開專區(qū),為社會公眾提供集政府信息查詢、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政策咨詢、政民互動等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政務公開服務場所。
(五)監(jiān)督保障方面
堅持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科學設置考核指標,提高政策解讀、平臺管理等重點指標的權重分數,切實發(fā)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圍繞基層依申請公開、政務新媒體、政策解讀等方面的短板弱項,通過集中授課和“點對點”指導等形式,加強業(yè)務培訓,切實提升全市政務公開系統(tǒng)工作人員業(yè)務能力和水平。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fā)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guī)章
|
3
|
3
|
18
|
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
|
3
|
8
|
73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許可
|
0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處罰
|
0
|
行政強制
|
0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行政事業(yè)性收費
|
0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自
然
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商業(yè)
企業(yè)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90
|
7
|
0
|
0
|
0
|
1
|
98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9
|
2
|
0
|
0
|
0
|
0
|
11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25
|
0
|
0
|
0
|
0
|
0
|
25
|
(二)部分公開(區(qū)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7
|
0
|
0
|
0
|
0
|
0
|
7
|
(三)不予
公開
|
1. 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2. 其他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3. 危及“三安全一穩(wěn)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4. 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5. 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3
|
0
|
0
|
0
|
0
|
0
|
3
|
6. 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7. 屬于行政執(zhí)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8. 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無法
提供
|
1. 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60
|
9
|
0
|
0
|
0
|
1
|
70
|
2. 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
|
0
|
0
|
0
|
0
|
0
|
1
|
3. 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不予
處理
|
1. 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2. 重復申請
|
1
|
0
|
0
|
0
|
0
|
0
|
1
|
3. 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4. 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5. 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六)其他
處理
|
1. 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2. 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3. 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七)總計
|
98
|
9
|
0
|
0
|
0
|
1
|
108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xù)辦理
|
1
|
0
|
0
|
0
|
0
|
0
|
1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結果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3
|
0
|
1
|
2
|
6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1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4年,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工作中還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一是對基層政府開展業(yè)務指導的精準性、有效性需要加強;二是政策解讀的精細化、規(guī)范化有待提高。2025年,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改進:一是提升基層依申請公開水平。加大依申請公開工作指導力度,繼續(xù)安排專人赴基層政府走訪調研,進行面對面輔導授課。組織依申請公開工作負責同志學習《常州市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規(guī)范》和典型案例,通過復盤歷史疑難辦件提高辦件能力。二是增強政策解讀實效。組織開展優(yōu)秀政策解讀遴選,匯編優(yōu)秀案例為市級部門提供案例指引。依托政企通“政策直通車”欄目制作“云直播”和“微課堂”,開展政策精準推送和咨詢,打造政策解讀新名片。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本機關在辦理2024年度信息公開申請中未收取信息處理費。
本年報的電子版可在常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casz.cn)下載。如對年報有任何疑問,請與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處聯系(地址:常州市龍城大道1280號,常州市行政中心1號樓B座1922室;郵編:213022;電話:0519-85685020;電子郵箱:zfxxgk@changzhou.gov.cn)。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